NLP檢定語言模式(Meta Model)是Richard Bandler和John Grinder在研究完形療法(Gestalt Therapy)大師Fritz Perls和家庭治療大師Virginia Satir治療時所發(fā)現(xiàn)的語言技巧。他們發(fā)現(xiàn)這兩位大師有一套極為有效的發(fā)問和回應(yīng)技巧,能夠從受導(dǎo)者的答案中獲取大量有用信息,并幫助受導(dǎo)者快速重整內(nèi)心世界,改變思想、心態(tài)及行為。
說話的三個程序
我們說話時會經(jīng)過扭曲、歸納、刪減三個程序:
- 扭曲: 包括猜臆語式,因果語式,相等語式,假設(shè)語式等。
- 歸納: 包括以偏概全語式,能力限制語式(可能性、需要性)。
- 刪減: 包括簡單刪減語式,比較刪減語式,名詞/動詞不明確語式等。
學(xué)習(xí)檢定語言模式的好處
檢定語言模式可以找出說話者語言中某些語式的出現(xiàn),通過詢問問題把扭曲、歸納、刪減還原,從而呈現(xiàn)出導(dǎo)致困擾的深層結(jié)構(gòu)資料。它是一個有系統(tǒng)的技巧,掌握后能夠通過聆聽發(fā)現(xiàn)對方思維的局限、盲點或困惑,并有效提問幫助對方化解困惑,清晰思路。
NLP創(chuàng)始人Richard Bandler認(rèn)為,檢定語言模式是NLP的精髓所在,不掌握它就無法有效"模仿"。
在輔導(dǎo)中的應(yīng)用
- 扭曲類模式常在感情關(guān)系問題的案例中出現(xiàn)
- 歸納類模式往往在能力問題的案例中出現(xiàn)
- 刪減類模式會在意見的紛爭上出現(xiàn)
運用檢定語言模式的注意事項
- 先建立和諧氣氛和雙方同意的意圖目標(biāo)。處理問題時,先處理扭曲類,然后歸納類,最后刪減類。每個語式本身沒有好壞對錯,關(guān)鍵看運用的時機、場合和效果。要避免過程散漫,每次發(fā)問前先問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這個信息。
- 不應(yīng)把語式看作對方的錯誤,而是幫助對方找出深層結(jié)構(gòu)資料、提升溝通的機會。發(fā)問要婉轉(zhuǎn)、高雅、輕松,不要變成審問。
檢定語言模式語式分類
- 扭曲類
- 猜臆式
- 因果式
- 相等式
- 假設(shè)式
- 虛泛詞式(包括單一價值詞、虛假詞)
- 歸納類
- 以偏概全式
- 能力限制式(可能性、需要性)
- 價值判斷式
- 刪減類
- 名詞不明確式(主詞、受詞、身份詞、定義、形容詞不明確)
- 動詞不明確式(包括副詞不明確)
- 簡單刪減式
- 比較刪減式
扭曲類語式:
1. 猜臆式
??說話者以為知道另一個人的內(nèi)心看法或感受,而其實只是主觀地猜臆。猜臆式很容易辨認(rèn),因為說話的內(nèi)容明顯地只有另一個人才能決定。例:男士對女士說:“你這件衣服很難看﹗”這是男士主觀的判斷,他自己可以決定。如果他說: “你一定后悔買了這件衣服﹗”這便是猜臆式,因為男士不能決定女士有否后悔,這完全只有那位女士才可以決定。
例:“他不喜歡你送的禮物” 化解:“你是怎么知道的?”
例:“他不同意這個意見” 化解:“何以見得呢?”
例:“他想追求我嘛﹗” 化解:“什么事使你有這個感覺?”
2. 因果式
??因果式涉及“責(zé)任”上的問題。說話者認(rèn)為一件事情的出現(xiàn)導(dǎo)致另外一件事情的產(chǎn)生。其實二者之間可能絕無關(guān)系,或者第二件事情根本不會發(fā)生。因果式往往由于以下文字的存在而顯露出來:因為、所以、故此、于是、使到、令到等。有時亦不需要這類的連接詞,句子的意思本身已很明顯。例如:“他沒有來,你這次輸定了!”“沒有他的幫助,我怎會成功?”
??在輔導(dǎo)中,有兩類情況的受導(dǎo)者常有因果式在其說話中出現(xiàn):(1)覺得自己無力處理自己人生里的事情,常受別人和環(huán)境的因素所控制。例:“這種天氣使我無心工作?!薄八恼f話使我生氣。”(2)覺得自己應(yīng)該為別人的情緒負(fù)責(zé),以為自己可以控制別人的人生。例:“我常常使他失望?!薄耙驗槲覜]有遷就她,所以她不快樂?!痹凇盎ハ嘁揽俊鳖惖妮o導(dǎo)需要里,因為自己的人生界限意識不夠清晰,往往要別人做自己的情緒保母,同時也以為必須做別人的情緒保母。兩人之間因而產(chǎn)生的無力感、壓迫感、羞愧和悔懊,使到兩人越陷越深,難以自拔。
例:“我遲到都是因為你啦﹗” 化解:“是我的什么令到你遲到呢?”
“這種天氣使我無心工作。” “兩件事之間怎么會有關(guān)系呢?”
“ 因為我沒有遷就她, “你如何不遷就她使她不快樂?”
所以她不快樂。”
“但是”、“可是”往往也產(chǎn)生因果式的效果。
??例:“我很想幫你,但是我太累了?!?br>??化解:“怎么你的疲倦使你不能幫助我呢?”
??
“你是能夠成功的,可是你太不聽話了?!?br>化解:“怎樣不聽話會使我不能成功呢?”
3.相等式
??句子中有兩個意思,說話者認(rèn)為它們是相等的。往往其中一個是可見的行為,而另一個則是不可見的感覺或意義,(從理解層次的角度看,前者是環(huán)境/行為,而后者是能力或信念、價值觀,而硬要把它們定為相等。例:“你今天沒有給我電話,定是你不再愛我了﹗”)相等式往往有這些字出現(xiàn):就是、等如、即是、是……就,或者干脆不用連接詞。
??例如:“不贊成就是反對﹗”
? 化解:“怎么‘不贊成’與‘反對’是一樣呢?”
“不贊成除了反對,還有那些意思?”
“我倒的酒你不喝,就是不給我面子?!?br>化解:“怎樣‘不喝你的酒’就是‘不給你面子呢?’” “不渴你的酒,還會有其它意思的可能,對嗎?”
???“你這么長時間都不打電話給我,不記得我啦﹗”
化解:“如何只有打電話給你才能證明我記得你呢?”
“有沒有人沒有打電話給你,同時仍記得你呢?”
4. 假設(shè)式
??句子意思的成立性決定于一個沒有說出的假設(shè)基礎(chǔ)上。假設(shè)式的說話透露說話者的一些信念(關(guān)于人生、世界、自己、別人、神等)。故此聆聽假設(shè)式的說話會讓我們知道說話者的人生觀?;獾姆椒ㄊ钦页瞿菦]有說出的假設(shè)。
例:“為什么你不吃這碟燒雞?” 化解:“什么使你認(rèn)為我不吃它?”
“為什么你不好好照顧我?” “什么使你認(rèn)為我應(yīng)該照顧你?”
?????????????????“什么使你認(rèn)為我不是在好好照顧你?”
?????????????????
“不會又再騙我吧?” “什么使你覺得我過去騙過你?” “什么使你覺得我這次騙你?”
??很多假設(shè)式的說話往往用“為什么”三字開始,這些都是埋怨的說話。
其實假設(shè)式經(jīng)常出現(xiàn),尤其是商業(yè)廣告里面都有很多,例如:
“請?zhí)暨x你最喜歡的款式?!?假設(shè):“里面有你喜歡的款式?!?br>“全城最平,請快申請。” 假設(shè):“最平是你所追求的?!?br>“沒有雜費,你大可安心享用?!?假設(shè):“你只擔(dān)心雜費一項?!?br>
消解假設(shè)式說話的不同方法:
“什么使你覺得/認(rèn)為……?”
“何以見得?”
“是什么使你認(rèn)為……?”
“你如何知道……?”
“誰說……?”
5.虛泛詞式
??說話者的句子中有一個名詞,但這個名詞代表的東西不能握在手中,亦無法擲入桶中而發(fā)出聲音,這種名詞稱為虛泛詞,是口中滿是大道理的人最常用的語言模式。其實,虛泛詞代表一些人生必須面對但住往難以定義的抽象事物,背后是說話者的一些局限性的信念、價值觀和規(guī)條,沒有經(jīng)過深入和清晰的思考,但被認(rèn)作為理所當(dāng)然的,別人也支持的。
??測知一個名詞是否虛泛詞,除了上述的不能手握和擲地?zé)o聲之外,尚可以試在該名詞前面加上“絕無”或“無窮”二字。若能,這個名詞當(dāng)是虛泛詞。虛泛詞能融合眾人對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和期望,故此最為政客所樂用。以下的一些虛泛詞例子使我們看到它們占人生里的地位如何重要,而我們對它們所知卻是如何的少(試說出你對每個詞的解釋):自由、道德、教育、安全、尊敬、人權(quán)、公平、紀(jì)律、愛情、情緒、智能、友誼、和諧、婚姻、溝通、管理、行為……
??虛泛詞事實上是把一個過程“虛泛化”——使它成為一個名詞,因此,虛泛詞往往可以經(jīng)由“名詞轉(zhuǎn)為動詞”的方式而清晰化:
?例: “我們?nèi)狈贤??!?br>化解:“你想我們怎樣溝通?”
?答:“我想每天都有時間大家坐下談?wù)??!?br>
???“我的胃得了潰瘍?!?br>化解:“你怎樣使你的胃潰瘍的?”
?答:“我每天工作十四小時,又食不定時。”
???“自由最寶貴?!?br>化解:“你想怎樣自由地做什么?”
?答:“我想可以選自己喜歡做的工作,可以不擔(dān)心賺錢?!?br>
有兩三類近年出現(xiàn)的虛泛詞被另外定類:
●單一價值詞
“科學(xué)認(rèn)為……”
化解:“這個‘科學(xué)’,根據(jù)什么標(biāo)準(zhǔn)和理論定出來的?”
?或者“什么是科學(xué)?”
?
“專家說……”
化解:“所謂‘專家’,包括的是什么人,用什么標(biāo)準(zhǔn)定的?”
或者:“那些專家?”
●虛假詞
??“這使他成為一次不幸﹗”
化解:“用‘不幸’一詞代表一個人, 你指的是什么事呢?”
??“整個過程是一埸夢?!?br>化解:“你用‘夢’來形容這次經(jīng)驗,是因為過程的什么事?”
6.以偏概全式
??說話者以一個經(jīng)驗去認(rèn)定所有類似情況都會同樣如此。這使到說話者看不到事情有種種不同的可能性和機會,因而不能發(fā)展出解決或者突破的思想和行為,這個式的說話表現(xiàn)出一份“絕對”的意思,以偏概全式常有以下的文字出現(xiàn):所有、永遠(yuǎn)、永沒有、每一個,沒有一個、總是、從來、向來、經(jīng)常、完全、絕對、時時、日日、常常等?;獾姆椒ㄊ钦页隼?,或者順其意而更夸大至可笑的程度。
例: “他從來都不能好好地和我談?wù)?。?br>化解:“從來?甚至在剛結(jié)婚的時候?”
???“我在想既然他從來都不能好好和你談?wù)?,那你倆是怎樣相識、戀愛、結(jié)婚的?”
例: “你總沒有一次會做得好的?!?br>化解: “在你的眼中,真的是從來沒有一次做得好?”
“照你這樣說,我未來的幾次也不會做得好的了,對嗎?”
例: “沒有一個法官是好人﹗”
化解:“真的沒有?從來都沒有過好的法官出現(xiàn)?”
???“所以現(xiàn)在關(guān)在監(jiān)牢中的都是好人,而在社會上自由行動的都是壞人了,你是不是這個意思?”
7.能力限制式
??說話者內(nèi)心對事情的合理性或者可能性有一些錯誤的信念,筑起框范去限制自己,在說話中表現(xiàn)出來。這些限制框范使到說話者看不清事情可以有的解決或者突破,因而陷入思想困境之中。限制式有兩種:
●可能性
??從以下的文字測知:可以、不可以、可能、不可能?!翱赡苄浴逼鋵嵱袃蓚€意思:第一個是有或沒有一份能力,第二個是有能力,但選擇運用或不運用這份能力。(英文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Can或Cannot二字。)
例:“我不能這樣便放棄?!?化解:“放棄了會有什么情況發(fā)生﹖”
例:“我不可以放松?!? 化解:“什么阻止你放松﹖”
例:“我不能叫自己靜下來。” 化解:“你怎么令到自己不靜下來﹖”
例:“你不可以帶他走?!? 化解:“我?guī)邥惺裁辞闆r出現(xiàn)﹖”
??“可能性”的限制或說話顯示說話者把自己放在不愜意的選擇框范中,消解方法是幫助他注意框范之外的種種可能性。“我不能放松”是把自己困在一個狹窄的框范中,框范之外就是放松。試想:他以前必須經(jīng)驗過放松,才能知道什么是放松,他做了些什么使自己繼續(xù)蹲在那個小框范呢﹖
●需要性
??從以下的文字測知:應(yīng)該、不應(yīng)該、必需、必需不?!靶枰浴笔潜磉_(dá)一些規(guī)條的存在,這些規(guī)條往往限制了實現(xiàn)信念價值的最佳可能的出現(xiàn)。“你應(yīng)該……”之類的說話往往在指責(zé)別人,這是企圖給聆聽者制造出犯罪感常用這類說話的人多是內(nèi)心的自我價值不足,想控制別人。這類人不滿意自己缺乏能力,故此容易產(chǎn)生不滿情緒及找機會埋怨別人。
化解方法與上面的一樣:
?例:“你必需保持沉默?!?br>化解:“不保持沉默會有什么情況出現(xiàn)﹖”
?例:“我一定要看電視才能睡覺。”
化解:“你怎樣令到自己睡覺前總想看電視﹖”
?例:“他應(yīng)該先問問我才做?!?br>化解:“不先問你才做會有什么好處﹖”
8.價值判斷式
??句子明顯地顯示出一個價值的判斷,但沒有說出這個判斷的來源。找出判斷的來源,我們才能質(zhì)疑說話的真實性。
例:“男子漢不應(yīng)哭!” 化解:“誰說男子漢不應(yīng)哭的﹖”
例:“這是很笨的行為!” 化解:“誰說的﹖”“誰定的標(biāo)準(zhǔn)﹖”
例:“謙虛只會招來欺負(fù)!” 化解:“由誰來決定﹖”“憑什么這樣說﹖”
??中國的文化里有不少的“不知出處,但總錯不了”的詞句,強把一些泛定價值抖出來,使到聽者不知如何招架,都屬價值判斷式。
例:“亂世出英雄?!?br>“忠忠直直,終須乞食?!?廣東俗語)
“無事獻(xiàn)殷勤,非奸即盜?!?br>
9.名詞不明確式
??一句之中的主詞、受詞或形容詞(包括了名詞或代名詞,除了“虛泛詞”)不夠清晰。這個式包括以下的不同性質(zhì)。
●主詞不明確
“他們想我死!” 化解:“誰想你死﹖”
“誰都會這樣想啦!” 化解:“你說的 ‘誰’指什么人﹖”
“這生意有得做!” 化解:“你指的是什么生意﹖”
●受詞不明確
“不要吃太多水果?!? 化解:“你指的是那些水果﹖”
“快點找個人來!” 化解:“快點找個什么人來﹖”
“找份工作吧!” 化解:“找份怎樣的工作﹖”
●身份詞不明確
“他是一個庸人!” 化解:“你說的‘庸人’指什么意思﹖”
“我是和平使者!” 化解:“你有些什么能顯出‘和平使者’的身份﹖”
“他是一個勝利者!” 化解:“他的什么使他成為一個<勝利者>﹖”
●定義不明確
“她找到了一個好丈夫!” 化解:“他怎樣的行為使他被稱為‘好丈夫’﹖”
“你不能做和事佬!” 化解:“‘和事老’需要做些什么是他所不能 勝任的﹖”
●形容詞不明確
“那正是一個不太方便的時刻!” 化解:“對誰不太方便﹖”
“某些人會說好!” 化解:“你的‘某些’是指誰﹖”
“這會吸引一些聰明人來!” 化解:“那些人有一份怎樣的‘聰明’?”
10.動詞不明確式
??這個模式指的是一句之中的動詞所描述的行為不夠清晰。日常生活中很多習(xí)以為常的動詞其實含意很虛泛,例如:傷害、處理、關(guān)心、照顧、交待等,往往因為人與人之間對同一個動詞的理解不同而引起問題。
??中文的語法容許一句之中沒有動詞,往往副詞包含了動詞的作用,例如:“你很自私?!?br>??中國人生活詞匯中充滿不清晰的動詞和副詞,以下是一些特別流行的例子:
普通話:擺平、調(diào)動(情緒)、抹黑、強出頭、見(不得)光、很帥。
廣東話:搞掂、執(zhí)生、屈、去“補”、去“Wet”、好“Yeah”、好激、好老土。
●動詞不明確
“他傷害了我的自尊心!” 化解:“他怎樣傷害了你的自尊心﹖”
“這件事很難處理!” 化解:“這件事怎樣難處理﹖”
“他們應(yīng)該交待一下!” 化解:“他們應(yīng)該怎樣交待呢﹖”
●副詞不明確
“他很自私!” 化解:“怎樣做使你覺得他很自私﹖”
“他不夠積極!” 化解: “他怎樣不夠積極呢﹖”
“這件衣服難看死了!” 化解:“這件衣服什么地方難看死呢﹖”
11. 簡單刪減式
??句子的意思不完全,好像有一部份被刪去了。找出刪減了的部份,往往也就是解決的途徑。
例: “我不明白!” 化解: “你不明白什么﹖”
例: “我很不甘心!” 化解: “你不甘心什么﹖”
例: “我怕!” 化解: “你怕什么﹖”
運用下切的說話技巧,我們可以追問到問題的核心。
例: “他不好!” 化解: “他什么不好﹖”
??“他對我不好!” “他什么事對你不好﹖”
??“他在家里對我不好!” “他在家里怎樣對你不好﹖”
??“他在家里大聲呼喝我!”
12.比較刪減式
??句子的意思明顯地指出有一個衡量的標(biāo)準(zhǔn),但說話者沒有把這個標(biāo)準(zhǔn)說出來。常見的字有好、壞、多、少、差之類的形容詞,和它們的比較詞,例如“好”、 “更好”、 “最好”; “差”、 “更差”、 “最差”等。
例: “我表現(xiàn)得很差!” 化解: “與什么比較﹖”
例: “不做更好!” 化解: “與什么比較﹖”
例: “X牌洗衣粉最耐用!” 化解: “與什么比較﹖”
檢定語言模式是NLP最重要的瑰寶之一,能迅速提升思想能力,改變信念、價值觀和規(guī)條,使對人生的態(tài)度更成熟有效。雖然聽覺型的人學(xué)得最快,但越感困難掌握的技巧往往越需要,多運用自然會熟能生巧。想快速提升輔導(dǎo)效果的朋友,檢定語言模式是必須熟悉的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