幸福家庭與幸福中國:心理學家的共同探討
導讀
近日,第五屆中國心理學家和心理學家會議在北京召開,主題為“心理學的力量——從幸福家庭到幸福中國”。會議中,“幸福”成為熱門話題,心理學家們對幸福和家庭幸福的內(nèi)涵進行了深入探討,同時,針對當前社會現(xiàn)象,如李陽家庭暴力事件,專家們也給出了心理學角度的解讀。
正文
央廣網(wǎng)北京9月29日消息據(jù)中國之聲《新聞縱橫》報道,什么是幸福?快樂意味著我餓了看到有人手里拿著肉包子,他比我還開心。我 我冷如果你穿厚棉襖,你 你會比我幸福。我想去廁所It 這只是一個坑如果你蹲在那里,你會比我更快樂。這是演員魏凡在電影《求求你表揚我》中對幸福的詮釋。然而,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,許多人也在尋求自己心中幸福的答案。昨天(28日)上午,第五屆中國心理學家和心理學家會議在北京舉行大會暨2011年應用心理學高峰論壇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。心理學的力量——從幸福家庭到幸福中國”成為了本次論壇的主題。幸?!背蔀楸敬握搲媳徽?wù)撟疃嗟臒衢T話題。幸福到底是什么?在這次心理學家會議上,我聽到心理學家 幸福和幸福家庭的詮釋。心理學家:家庭幸福的內(nèi)涵之一是個人在家中的內(nèi)心和諧比如每個人內(nèi)心都是快樂的,心理都是健康的。另一個是理想,家庭,應該有家庭的夢想和方向。
“中國人,你們幸福嗎?” 2009年,人們又開始提及“幸?!薄?010年,“幸福”頻繁出現(xiàn)在影視作品中。 2011年,兩會提出建設(shè)“幸福中國”。 從單純關(guān)注GDP增長到更加關(guān)注國民幸福指數(shù),在中科院心理所王斌眼中,幸福中國與幸福家庭有何聯(lián)系?
王斌:家庭是社會的細胞。 整個國家要和諧,必須從每個家庭做起。
針對近期媒體報道的李陽家庭暴力事件,與會專家也從心理學角度闡述了自己的獨特看法。
專家:很多打人的孩子小時候都被打過,或者與父母疏遠。 暴力隨時都會發(fā)生,但不一定是男生就會暴力。 女孩的暴力更多的是言語暴力,而男孩的暴力更多的是身體暴力。 因為性別的發(fā)展,女孩的語言能力比男孩好,所以男孩在說話時贏不了她,但贏不了的時候,他的拳頭就會出來。
在建設(shè)幸福家庭和幸福中國的過程中,心理學扮演了什么角色?來自寧夏的心理教師孟祥寧認為,心理是內(nèi)心力量的引導。孟祥寧:心理學,它一定是中國未來10年的最新點,因為現(xiàn)在社會的快速發(fā)展導致人們過于緊張。心理學是一種讓你冷靜下來的方法它讓你向內(nèi)看事實上,你引導你自己的內(nèi)在力量來處理你周圍的許多問題,所以這也是社會過度競爭后心理回歸的根本需要。
結(jié)語
此次會議不僅彰顯了心理學在構(gòu)建幸福家庭和幸福中國過程中的重要作用,也反映出我國社會正逐漸從單純追求GDP增長轉(zhuǎn)向關(guān)注國民幸福指數(shù)。心理學的引導和介入,無疑將成為未來社會發(fā)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(huán)。這次會議的討論,對于我們每個人理解幸福的真諦,以及如何在實際生活中實現(xiàn)家庭和諧、個人心理健康,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。